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文体生活

散文:辉 煌 三 十 年

——看虎林法院三十年之变化

  发布时间:2013-04-15 09:41:40


 

    1982年我怀着对法律的崇尚,对法官职业的向往、对人民的挚爱,对共和国的真诚,踏进了法院大门,成为了一名法官。
    如今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审判是我默默奉献一生的事业,望望头顶干净的天空,凝视着庄严的国徽和鲜红的党旗,抚摸着胸前的天平,我无怨无悔,我忠贞不渝,我做到了“人民法官!”这四个字!我时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用三十年的青春去奉献法的脉动与心率,用三十年的生命去探索法的精神和真谛,用三十年青春奉献给伟大的人民审判事业。
    三十年我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耀人的工作成绩。但三十年的法院工作和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回忆过去才觉得今天生活的美好,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每当看着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的“人民法院工作三十年”的奖牌和证书时,我的心情充满信心和感激,回顾虎林法院三十年的变化,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虎林法院的点点滴滴变化。
    一、办公条件的变化。当初我来到法院时,办公楼只是一个小二层楼,面积只有不足400平方米,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只有8个办公室,一个小会议室(即是小会议室又是审判庭),院长是单独办公室,副院长是两个人合用一个办公室,其它干警三、四个人、六七个人挤在一个办公室,接待当事人时相互都有影响。因为只有一个审判庭,开庭时相互发生争执,当事人多的审判员用审判庭,其他审判员经常在办公室开庭。全院只有一台铅字打字机,除本院的打印材料外,还要负责本辖区六个国营农场的法律文书的打印和盖章。1989年,当时的县委到法院调研时,发现现有的办公条件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将办公楼给调换了一个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的旧三层楼,这样院长、副院长可以有单独的办公室,但干警是二人一个办公室,会议室和审判庭分开。1996年上级法院和当地政府给我们重新建了办公楼,面积达3428平方米(包括一个大公判庭),如今一人一个办公室,审判庭5个,每人一台办公电脑,所有的材料自已均可以打印完成。进入办公区有安检门,法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证。三十年办公条件的变化,说明国家实力及法制国家对人民法院工作重视。
    二、办案交通工具的变化。1982年初到法院工作,按照规定,为保证案件质量,要求法官对每一起案件都要深入案发地,实地调查取证,因此当时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只要是县城外三十里内,必须是骑自行车办案,超出的要坐客车。我记得我们下乡办案是自带午餐骑自行车深入乡村来到田间地头,如果天气好是最幸福的事,但我们还是经常顶风冒雨、雪办案。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好辛苦。后来上级法院给我们配备了两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加快了办案速度,节省了时间。但是冬天和雨雪天特别遭罪,冬天下乡办案时下车了两条腿冻的不会走路,像木偶一样慢慢前行。如果是下雨天下乡回来,整个从上到下都成了泥人,衣服也要从里到外换一遍。随着国家加大对政法工作的加强,法院的财务装备得到了改善,由最初给配置的北京吉普车,到后来的小轿车,由最初的全院只有一台北京吉普车,发展到现在的每个庭室一台警车,这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法院人员的变化。1982年虎林法院全院班干警只有24人,没有专业学校毕业生,人员都是县政府从不同的单位调到法院工作,当时所有干警是边工作边学习,学习的资料也很少,从干中总结经验。随着国家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视,为全面提高人民法官的业务素质,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承办的全国业余法律大学和专业培训,经过三年的学习,全面提升了干警审判能力,这三年对我来说确实受益非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业务学习和审判实践的结合,案件质量大幅度提高,发回重审和改判率明显下降。1985年虎林法院根据上级要求,对新增加人员首次面向社会招考,经过二轮考试,我院增加了四名人员,他(她)们年轻有文化有朝气有干劲,给法院增加了新鲜血液。现在他(她)们是虎林法院业务骨干。如今国家加强法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新型案件不断增多,法院管理更加系统,专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虎林法院现有人员已达100多人(包括聘用人员)。具有法律本科以上占98%以上,有研究生学历的6人。
    四、内设机构和案件数量的变化。1982年刚到法院工作时,法院只设有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办公室。刑事复查案件由刑事审判庭负责。根据形势的需要增加了行政庭、执行庭、告诉申诉庭、政工科、一个基层法庭。而如今,我院内设有刑事审判庭、民一庭、民二庭、立案庭、行政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法警队、政工科、办公室、研究室、宣传科、纪检监察室、审管办及四个基层人民法庭。案件数量由1982年的每年300余件,增加到现在每年近3000件。
    五、法官服装的变化。1984年以前,法官没有统一的服装,我国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统一穿着制服的历史开始于1984年5月1日,当时的审判服式样为肩章和大檐帽式制服,质地为的确良。记得发服装的当天,全院干警非常高兴,大家穿着统一服装在法院的大门前照了一张全家福,正如在这30年间国人的服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样,人民法官的服装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告别了以大檐帽、肩章为主要元素的军警式制服,代之以法官袍和佩戴胸徽的西服式制服,人民法官的外在形象焕然一新。
    回顾过去的三十年岁月,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法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侧面生动形象地见证了我国法制建设走过的辉煌历程,从中也可以看到虎林法院三十年的巨大变化。我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人民法院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更加注重依法保障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忠诚履行职责。人民法院更加充分发挥好国家赋予的审判职能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宣传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