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院概况 -> 法官风采

巾 帼 英 雄 谱 华 章

——记国家级先进模范廖敏同志事迹

  发布时间:2013-07-19 08:32:22


   

    廖敏同志199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虎林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多年来,该同志在组织上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凭着自身对审判事业的执着和人民群众的热爱,使自己由一名普通书记员一步一步成长为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全市法院系统办案能手”、“文明干警标兵”、 “优秀共产党”、“优秀审判员”、“优秀法官”、“全省十佳女法官”、“全省三八红旗手”,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好法官”。
    一、爱岗敬业  默默奉献

     众所周知,法庭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1991年,廖敏同志调到义和法庭以后,虽然离家近了许多,但每天上下班往返还是要骑自行车走十几里路,为了完成好繁重的审判任务,她经常早来晚走,受到法庭所在乡政府机关干部的普遍称赞。义和法庭辖区内的太和乡平原村社会治安状况很差,1996年,廖敏同志受命带领有关部门参加的综合治理小组进驻该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吃住在该村,不畏有关人员的威胁和恐吓,从清理陈欠和村办企业账目入手,查出郑杰等一批不法分子,使该村恢复了稳定,成为鸡西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为了她热爱的审判事业,为了辖区的社会稳定,廖敏同志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而对生活她却不无遗憾。1993年末,她不满两周岁的女儿得了无法治愈的白血病,病魔无情地缠住这个幼小的生命,也使得廖敏同志陷入了无限的悲痛之中。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的女儿常常拉着她的手说:“妈妈,今天在家陪陪我吧”,这恳切的祈求让她心痛,为了不影响工作,有时即使女儿正打着吊瓶,她也总是含着眼泪把女儿托付给婆婆照料。这一年,她虽然几次带着女儿到哈尔滨、北京等地治病,但仍无法挽回女儿那幼小的生命,廖敏把极度的悲痛化为了工作的动力,全年结案164件,在全院名列第四。1996年,已有身孕的廖敏同志仍坚持工作在审判第一线,同志们都劝她早点休息,可她却说:我不能让孩子拖累自己而耽误工作。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临产的前一天。这一年她个人结案205件,成为当年全院个人结案唯一超过二百件的干警。该同志在民一庭提任审判员期间,严格要求自己,每年结案均超百件,后又因工作需要,组织将该同志调到刑庭担任副庭长一职,她和干警们共同学习,刻苦钻研,用耐心和细心为她的审判事业服务着,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二、心系天平  刚正自我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目标和永恒主题,确保司法公正是一名法官最基本和最高的价值目标。审判工作中,廖敏始终将公正执法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

    1、敢于碰硬,公正执法

   审判工作中,她不仅做到实体裁判公正、诉讼程序公正,还敢于碰硬,狠抓案件的执行。坚持做到“四不怕”:一是不怕缠,敢办“关系户”;二是不怕硬,敢拨“钉子户”;三是不怕蛮,敢治“无赖户”;四是不怕死,敢除“暴力户”。据统计,近几年审结的近千件案件中92%的案件得到全部执行,6%的案件得到分期分批执行,实现了审判工作的良性循环。

    2、注重效果,善于执法

   审判实践中,她针对农村的情况和特点成功地归纳出一套调解经:案件一到手,事实先问透,按照法律来,选准突破口,通过村干部,还有众亲友,一起做工作,调解不用愁。几年来所处理的案件中,仅调解率就达89%,服判息诉率达99.2%。同时,工作中她注重把握稳定大局,发挥好审判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处邻里纠纷,家庭纠纷案件近280件,防止矛盾激化或转化190余起,消除很多不稳定因素。此外,搞好案外服务,注重社会效果。根据自己工作特点,总结出四项服务,即坚持做到急案先办,优先服务;平息纠纷,及时服务;更新观念,主动服务;维护稳定,无偿服务。

    3、热情服务,文明执法

   无论法院干警,还是当事人都知道廖敏有副热心肠。工作中,通过一张笑脸、一杯热水、一把椅子,拉近与当事人间的距离,使他们有话愿对廖敏讲,有事愿找廖敏帮。农忙季节为不搁误农时,她就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开庭。为缩短审限,做到及时高效,她就顶雨冒雪到当事人家进行调解、宣判。真正用便民诉讼的热心、耐心、恒心和公心,去打动民心。同时,她还处处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办案雷厉风行,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办案中始终突出“三”个快字,即:立案快,随到随收;调查快,风雨无阻;处理快,不拖不延。

   三、常鸣警钟  严律自我

   不贪不占,清廉如水是廖敏这么多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干警们和人民群众对她评价最多的一点。多年来,廖敏就是靠牢牢地把握住两个“不”字,来严格要求自己。

   1、“不”受金钱诱惑

   前几年,她不满两周岁的女儿患了无法治愈的白血病,昂贵的医疗费用不仅没有挽回孩子的生命,还欠下了3万元的债务。近几年有的案件当事人知道后,想借机送钱以示关照,但她想到自己肩上的天平,身边的荣誉,对当事人的好意都一一拒绝,分文不取。

   2、“不”为亲情所困扰

   不被亲情所左右和困扰是常人很难逾越的鸿沟,而廖敏这些年来抵御亲情的作法是:一视同仁地对待;苦口婆心地解释;不徇私情地执法。凡打官司到法院找她办事的三亲六故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都由不理解到理解,由“断亲绝交”到“和好如初”。

   四、勤于钻研  提高自我

   1999年,她调回法院民庭担任审判员职务,在取得诸多荣誉后,廖敏同志自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感更强了,她深知没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就不能适应新时期、新的审判工作需要。她勤于钻研,好学不倦,不断提高自我水平,逐渐成为法律上的能手,审判工作中的内行。2008年,因工作需要,组织上将她调到刑庭担任副庭长一职,由于多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她对刑事审判业务比较生疏,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认真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她虚心地向庭里其他干警请教,从不因为自己在法院是老同志而觉得难为情。经过刻苦钻研,现在她的刑事审判业务逐渐熟练。而且她将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总结的经验运用到刑事审判中来,坚持调判结合,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非经调解不下判,积极从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的角度出发,把诉讼调解贯穿于案件审理全过程,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首先使双方矛盾化解,然后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得到赔偿,心理得到安慰,使被告人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致今后双方结怨再次发生冲突,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1、勤于钻研,注重打好扎实的理论功底

   她本着边学习边工作的原则,坚持自学法律专业知识,自费参加了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的法律专科和本科学习。平时注意法律知识积累,做到凡有新的具有指导审判实践作用的法律业务书刊必买;凡是有影响的法律专题电视节目有时间必看;凡是涉及自己办案中的法律知识有关书籍必读。同时,靠培训全面精通法律,她抓住每一次培训时机,积极参加省、市两级法院组织的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并且每次参加学习都做到认真记笔记,结合疑难案例同授课教师探讨,及时写好学习心得。

   2、注重实践,努力培养审判实践能力

   在平时的审判工作中,她一方面,搞好庭审总结,积累存贮审判实践经验。每次庭审后,注重征求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和其他审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找出庭审中的缺点和不足,做好庭审小结。院里有经验的老审判员开庭或组织示范庭她都积极参加旁听,汲取经验取长补短,注意将其成功经验融入到自己的审判工作中。另一方面,勤开观摩示范庭,提高驾驭庭审的能力。近几年的审判方式改革工作中,廖敏为全院干警开示范庭,累计达23次,每次都受到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审判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案件质量的提高。

   3、拓宽视野,积极向复合型法官过渡

   随着司法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法官职业化已成必然。廖敏越来越感觉到,要做一名优秀的法官,不光要精通法律,还要懂经济、熟微机,法官走精英化道路,向复合型过渡是改革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她利用休息时间参加电脑学习培训,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学起,现已能熟练地掌握微机的使用操作。为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法律本科的同时,还兼学了经济管理专业,现已完成了所有的课程,并获得了结业证书。






 

责任编辑:孙丽华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