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5年被虎林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民陪审员,经过几年的的陪审工作,使我受益匪浅。对于我个人而言,每一次庭审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一次感受司法实践的机会。我把每一次陪审都看作是一次积累,一次心历,一次成长。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
一、做好陪审工作要有足够的热情
人民陪审员参加陪审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义务,每当我接到法院通知参加开庭时,我都很高兴的接受这一新任务,并调整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确保按时参加庭审。
在每一次参与案件审理后,庭审过程都使我深受教育,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人民陪审员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做人的基本道理。我每出一次庭总会有新的收获,这种收获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也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我把审判庭视为法制和道德教育的课堂,反思过去工作,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工作之余我经常在思考要将陪审工作与本职工作更好的结合到一起,相互促进。
二、做好陪审员工作要对法律充满敬畏感
首先,要妥善处理本职工作和陪审工作的关系。如何处理本职工作和陪审工作的关系是每个陪审员都会遇到且必须面对的问题。陪审工作是兼职,本职工作固然不能放弃,陪审工作也不能随便应付了事。承担起陪审员角色所应尽的社会责任。因此,要尽量做到本职工作与陪审工作两不误。其次,要处理好与其他合议庭成员的关系。在参加案件审理过程中,在尊重法律、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既要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又要尊重合议庭其他法官或其他陪审员的意见。三是要加强学习,勇于实践。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陪审员,光有满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努力学习法律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本领。实践出真知,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审判工作作为一项社会关系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不断实践,通过实践的积累,学以致用,才能有质的提高。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多学、多问、多听、多看,并且通过仔细观察和学习审判长、审判员如何抓住案件的审理重点,如何分析和认定证据,如何适应法律等审判技能,最终消化为自身能力。
通过参加陪审活动,让我近距离接触到感受到了法院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工作上取得的成效,无论是在庭审程序上还是在实体判决上,都能严格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规范。我亲眼看到了法官、书记员、法警们繁重的审判任务与工作的辛苦,他们的高质量、高效率、高负荷工作,我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对他们的工作精神表示非常钦佩与赞叹。
作为“编外法官”,我真的是从心里很喜欢人民陪审这份工作。在这里我交到了朋友,交流了感情。从陪审经历中的收获是我无形的财富,使我受益终生。今后,我将继续履行好陪审员的职责,认真做好陪审、陪议,在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主动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促成未成年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