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五月,充盈着青春勃发的朝气。五四精神像拔节的种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昭示着向上的力量,引领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在自己曾经求学的母校,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成长历程。捧着“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这沉甸甸的荣誉,我的耳边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寄语: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这寄语时刻激励着我不忘“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初心,永葆奋进者昂扬的姿态,用奋斗为自己的青春布满亮丽的底色。
我是来自鸡西东部边陲城市虎林市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刚刚走过而立之年,但在同事的眼里,我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在女儿眼里,我是不停旋转的“大风车”。急,是我的性格,快,是我的风格,与时间赛跑,高负荷工作,“五加二,黑加白” 是我工作的常态。
2004年,我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虎林市人民法院,担任书记员工作。一个人负责全庭41%的案件的调查、庭审记录、整卷入档工作。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我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地工作,上班时间干不完,下班接着干。工作日不够用,双休日接着干。
虎林是地处偏远,送达对象农民多,11个乡镇、85个行政村,送达半径大,覆盖广,给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广度。为了及时有效地送达,我经常起早贪黑地奔波在朝风暮雪中。常常是早晨天刚蒙蒙亮,就已经启程了;晚上天黑了,还在乡镇村屯忙碌。没有车,爱人就骑着摩托车带着我去各乡镇村屯。后来,爱人考到杨岗镇工作,每周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为了不耽误工作,我就一个人带着小女儿起早贪黑地奔跑……
如此紧张的工作状态下,我依旧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每每深夜回到家里,还不忘灯下苦学。2009年,我通过了高难度的“国家司法考试”,成为名副其实的法官,担任民一庭助理审判员。我负责审理的多是民间借贷和金融贷款案件。案件来的急,批量呈现,“蜂拥而至”。最多的时候,一年接手600多个案件,一个月开庭80多次,一天工作时间长达20多个小时。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针对热点和矛盾尖锐的案件,采取快立、快审、快判的“三快”服务措施,雷厉风行,精准审理。
2016年国庆前夕, 200多名农户因为把土地包给一家合作社种植青贮,收不回钱,起诉立案。此案涉及人数多,事关农民利益,备受社会关注。庭长把这个案件分配给我审理。这个时候,我正陪同爱人外出手术。在我爱人甲状腺手术治疗的三天里,我一边护理,一边抽出时间,每天50多个电话“移动”办案,调查、了解,和农民代表沟通。办理完丈夫出院手续、安排好休养后,我立刻投入案件审理中,查证、冻结青贮款、开庭、调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审结了这249起案件,保护了农民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这样的事例,在我的工作中不是偶然的突发现象,而是积年累月的持续状态。
2017年中秋节前夕,一桩金融借款纠纷涉及119个同类案件,民庭四个审判庭同时开庭,我作为主审人,奔跑在四个审判庭,“流水”审理,像转动的风车。仅仅一天,119个案子全部结案……
民事案件繁琐、细碎,大到金融借贷、小到家长里短。如果所有的案子都是依照程序一判了之,无疑能省却很多时间和麻烦,但也会不可避免地激化矛盾,为双方当事人留下隐患,做不到案结事了,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尽管日常审判工作已经超出了负荷,
但每当遇到可以调解的案件,我还是宁愿多挤出一些时间,多费些周折,要在调解上下功夫。
有一起赡养纠纷。由于老人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原来照顾老人的小女儿,因工作原因搬离虎林市,而老人的另外两名子女都不同意接到家中赡养。
什么原因孩子不愿意接老人一起过?怎么样审理,才能让孩子接受老人,确保老人晚年生活过得舒心。一向急性子的我,把审理的脚步慢了下来。因为解决家庭纠纷,最理想效果就是排除矛盾、家和万事兴。。。
我在案外下起了功夫,调查了解家庭矛盾所在,做起了大量矛盾化解工作,一点一点地,使亲情走近、误会消解,最终,养老问题圆满解决。周姓老人的小女儿连连向我表示感谢:“母亲有了好去处,我也安心工作了。”
经我审理的民事纠纷,有76%的案件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
2016年临近中秋节,我巡回到852农场调解一起因建筑鸡舍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原告索要工程款2万元,被告以工程质量不合格为由反诉要求赔偿损失3万元。查清事实后,双方当事人提出和解意愿。根据一方当事人提议,我带着原告来到被告所在公司,协商和解方案时,双方当事人再度发生争执,现场瞬间冲出20余人。场面一时混乱,我冷静果敢地依法依序处理,通过公安机关介入控制了局面。拘留、罚款、说服教育……漫漫长夜,在我几近惊险的紧张忙碌中过去了。我一夜未眠,却终于使二人握手言和,达成协议,调解结案。作为人民法官,尽管我为此身心俱疲,却为最终能有这样和谐的结局,由衷地赶到欣慰和骄傲。
我性情耿直,依法办案不打折扣,办案中,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受经济利益所诱惑,不为人情关系所左右,坚决不办关系案、人情案。
很多人觉得我认死理,太刻板,不近人情,不通世故。但我认为,法律是神圣的,法律的准绳是刚直的,审理案件必须依照法条、尊重事实,对的就是对,错的就是错的,结果“非黑即白”,绝无“变通”之术。但作为一名女法官,更多的时候,我也会以母性的温暖情怀,提出人性化的建议。
一农场的一名女职工,丈夫因脑出血成为植物人,为了给丈夫治病,她欠下高额贷款被银行起诉。我很同情这位女职工的处境和难处,依法判决后,又建议银行申请强制执行时,尽量不要拍卖该职工的唯一住宅,为这个困难家庭留一个生活、养病之所。
作为女人,我也更有深藏的爱,因为全身心投付在工作上,不懂变通,无暇表达,而成为了深藏的歉疚。孩子刚满月,我就上班工作,幼儿园、托管班,每天最后一个被接走的都是我最心爱的女儿……但我无怨无悔,既然选择了这一神圣的职业,就要全力以赴,争取做的最好。无论都难,都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职,而让法律蒙羞。
紧张的工作节奏,我也落下了一些职业病。每逢秋天换季,手腕疼痛,腰背酸麻,腿脚浮肿。母亲帮我找了一个偏方,用狼毒草贴肚脐,每次只能贴半个小时。一天晚上,我因为一整天紧张的工作,很疲惫,贴完就睡了,直到半夜被剧烈的疼痛惊醒,才发现肚子已经被严重烫伤,肿得像扣个小锅。第二天,我还是准时来到单位,没法坐着办公,就站着工作。裤带系不上,就提着裤带开庭。晚上回家,又躺在床上写判决文书。
自古天道酬勤。多年来,我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办案标兵、全市法院调解能手、鸡西政法系统十佳政法干警、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办案标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明确提出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作为青年人,我们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我坚信:成功没有捷径可走,荣誉是奋斗出来的,每一枚勋章都是用不舍昼夜的拼搏赢得的。奋斗,是青春最美的画卷,奋斗,是青春最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