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打官司不求人】多年欠款终得偿 锦旗相赠谢法官

  发布时间:2019-06-28 16:44:06


送锦旗表感谢


       六月是忙碌的季节,田间地头里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六月是验收的季节,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十二载亮剑显锋芒;六月是收获的季节,一笔拖欠7年欠款在虎林法院执行干警的努力下被追回。
       6月28日上午,案件申请执行人梁某臣的姐姐来到虎林法院,将一面写着“依法为民做主,执行替民解忧”的鲜红锦旗交到执行局干警于华伟手上,激动地说道:“感谢虎林法院,感谢你啊,于法官,要不是你的不放弃,我弟弟的钱就打水漂了,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请你吃饭你也不去,我们就去做了一面锦旗,你可一定要收下啊”。于华伟接过锦旗,说道:“谢谢你的锦旗,真的不用这么客气,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事情还要从7年前说起:2012年5月,王某发、王某夫妻二人找到梁某臣,因资金紧张,向梁某臣借款人民币3万元,双方约定利息和还款日期,王某君为其担保。2013年5月,借款到期,梁某臣找到王某发、王某给付其欠款,二人称暂时无力偿还,请求再宽限一年,于是双方重新制定借款凭证,王某发夫妻二人找来于某、王某生、宗某全为其担保。2014年,借款逾期后,经梁某臣多次索要,王某发等人均未偿还欠款。一气之下,梁某臣一纸诉状将王某发等人告上法庭。经审理,法院很快作出判决:被告王某发、王某偿还原告梁某臣人民币3万元及利息,被告王某君、于某、王某生、宗某全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014年12月,梁某臣再次找到法院,申请对梁某发等人的强制执行,但法院对王某发等6人的财产调查结果显示6人名下均无财产可供执行,该案只得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这个结果急坏了梁某臣,这3万元也是自己省吃俭用攒出来的血汗钱,现在这不是打水漂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待张某臣再去寻找王某发等人时发现六人都几乎同时去外地打工,找不到任何一个人,张某臣只得暂时放弃。
       时隔4年,这笔欠款始终是横亘在张某臣心中的一块巨石,每每想起,心都隐隐作痛,气不打一处来,思量再三,他还是想再尝试一次。于是,梁某臣第三次来到虎林法院,申请恢复案件执行。案件承办人于华伟接到案件后,依法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查询,结果仍让梁某臣感到失望,仍旧无财产可供执行,并且六名被执行人均外出打工,找不到人。面对眼前的僵局,于华伟并没有放弃,一方面他让梁某臣继续寻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和下落,另一方面他来到六人所在村的村委会请求协助,多次找到被执行人的亲属、邻居打听被执行人下落,面对被执行人亲属的冷漠,他始终以微笑面对,一次次被拒绝,一次次倔强的尝试,村里人都已经与这个小伙子熟悉了,每当警车驶进村落,村里路边晒太阳的老人都会说一句:这小伙子又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近一次执行行动时,于华伟在路过该村时,像往常一样再次询问一番,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被执行于某就在家中,于华伟轻车熟路的找到于某家,与执行干警刘东一同将正在家中吃午饭的于某带回法院。来到法院的于某仍旧态度嚣张,称自己是担保人,不是欠款人,拒不偿还欠款,于华伟耐心细致的向其释法明理,说明判决已经作出,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也有还款的义务。于某见理由行不通,又称自己没钱,拒不偿还欠款,于华伟向其说明如继续拒不偿还欠款将对其进行拘留,从法理角度进一步阐述其应承担的后果。最终,于某慑于法律的权威,通过电话联系家属,当天下午给付全部欠款。
       本以为自己的钱追回无望的梁某臣,接到于华伟电话,因其身在外地,便委托他的姐姐当天下午赶到法院,代为办理相关手续。当一切手续办理停当,已经是深夜,梁殿臣姐姐想请于华伟吃顿便饭表达感谢,被于华伟严词拒绝。于是,梁某臣便委托姐姐制作一面锦旗,第二天送过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也就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这起案件得完美落幕,给虎林法院执行成果簿上又添新篇章,未来,虎林法院也将继续践行“打官司不求人”的庄严承诺,在为事人争取合法权益之路上,勇往直前,永不止步。


责任编辑:孙丽华    

文章出处:执行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