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调研园地

关于工作机制建立与执行情况的调研

  发布时间:2013-10-16 15:41:42


    虎林法院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以制度促公正,以制度树形象,以制度建和谐,坚持抓制度、抓规范、抓执行力提升法院的形象。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是人民法院树立科学发展观,对现代管理理念的积极借鉴,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司法能力的必然选择。有一套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付诸实施,是实现法院各项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之一。我院党组认识到:只有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只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才能确保“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的实现。近年来,为把队伍建设和审判管理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切实树立人民法院良好的内外形象,按照立足长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我院注重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以制度建院,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涵盖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后勤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约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制度建立情况

(一)把制度建设作为法院健康发展之根本

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审判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离开了制度的规范和保障,审判事业的发展将难以想象。同时,制度也必须适应审判事业发展的要求,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和完善。虎林法院先后对本院历年来所形成和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和排查,去伪存真,拂糙趋细,并一一重新进行明确和固定,从实际出发,结合队伍建设和审判事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特点,组织相关人员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商讨制定了许多新的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如:《人事管理体系制度》、《审判业务管理体系制度》、《行政管理体系制度》、《司法利民便民制度》、《质效、绩效考评制度》,真正实现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求发展,全面加强法院工作的基本工作思路,使我院的各项工作都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严把制度观,增强法院干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首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我院党组始终坚持了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在法院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中,党组都争做遵章守制的模范,起表率带头作用,要求干警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要求干警不做的领导首先不做。在狠抓班子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对中层领导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水平。为使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我院先后制定和完善了《虎林市人民法院党组议事规则》、《法院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法院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能自觉按照制度要求办事,完成制度规定的学习任务和工作指标,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干警的真心拥护,较好地促进了领导班子“讲团结、守纪律、集思广益、互相尊重”良好风气的形成,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自觉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刻苦学习,提高素质;带头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带头公正廉洁,守法执法;带头拼搏实干,艰苦创业;带头团结一致,服从大局。领导班子在尊重制度、执行制度方面的表率作用,受到了广大干警的称赞,增强了干警队伍的向心力。

其次,严把干警队伍,将各项制度落实到每个干警的具体行动中。落实各项制度才能发挥具体的实际作用。为了使广大干警进一步熟悉了解和自觉遵守,我们多次组织学习,以不定期检查形式进行了必要的督查促进,并专门进行了全员参加的规章制度知识考试。这些规章制度尽可能做到了切合实际、严密细致。如每天早八点政工科都会对法院所有干警进行点名,又如《虎林市人民法院严格请销假制度的若干规定》要求干警请销假手续实行按职务级别和天数分级管理,当面和书面请假。逐级审批,准假后将请假报告表送政工科备案。一年来落实各项制度的实践证明,这一套规章制度已经较好地促进和保障了我院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队伍面貌涣然一新。

二、制度执行落实情况

一是组织全院干警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全体干警充分认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针对我院制定的《人事管理体系制度》、《审判业务管理体系制度》、《行政管理体系制度》、《质效、绩效考评制度》中的51项管理规定进行系统的学习,让法院全体干警更加了解具体的制度,在学习后进行考评,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干警进行重新学习和考试,这就保证了每一名干警都能将具体制度铭记于心,也能保证制度落实到位。

二是对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院党组成员会定期对请销假制度、聘用人员管理制度、审限管理制度、案件流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评制度进行抽查,对于制度执行和落实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改正;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组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制度,保持制度的长期性,力戒本院干警违规行为的反弹;严格惩戒,通过对个别违犯制度干警的处罚,起到警示全院的作用。

三是认真接受监督,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抓好制度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任务。近年来,我院在上级法院的部署、指导下,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着眼点,把制度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经过不懈努力,一整套符合法院工作规律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以制度建院,逐步形成了我院抓好各项工作的主线和聚精会神抓审判、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各项制度深入人心,制度文化基本形成。为了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健全制度、落实制度,我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广开言路,开门纳谏,向全体干警和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表多份,就审判工作、队伍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落实情况征求意见,诚恳期望他们建言献策,对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收到了较好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举措

(一)存在的问题

1、具体工作制度缺乏灵活性。制度是根据单位各部门的工作需要,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在意识上和行为上强制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以某种固定的方式去履行并完成任务,而不考虑人员的个人主观因素。在具体实施的方式上更加关注过程的执行方式,即注重的是是否违背了规章制度,是否按照制度要求的形式开展了工作。如果人员能够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但却出现了不好的结果,责任追究的力度相对会少或者不会被追究,而如果人员没有遵循既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论结果的好与坏,也都将会被责任追究。

2、制度流于形式,监督检查不到位。我院从上到下已经出台很多关于工作机制的规章制度,但多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出作用。由于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导致了监督者的畏惧心理存在。怕工作中得罪的人多,今后自己会有穿不完的小鞋。工作中自己一贯坚持原则,会不利于今后的发展,老好人思想阴影在作祟,再监督就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监督工作不认真、监督不严格、管理不到位、会导致虚监、弱监、漏监、难监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此外,监督人员知识面的局限导致不会监督、碍于人情世故出现不便监督、部门职能的交叉导致不能监督、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出现不敢监督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3、制度缺乏前瞻性。我院制度建设是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都是在某一问题发展成为带普遍性的问题或趋势性的现象时,才会形成一个治理的办法或制度。当前,制度建设滞后表现为制度制定不及时、制度设计缺乏前瞻性、制度执行缺乏稳定性。

(二)改进措施

1法院管理中实行“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针对于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我院实行“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尽最大限度的去发挥制度的作用。我院的刚性管理体现了管理的公平性,并制定了一定的工作标准对全院干警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极大方便了考核。对职工进行评价也主要是以这些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具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尺度,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素给工作、评价带来的不均等,进一步体现了管理的公正性、公平性。柔性管理满足干警们的高层次需要,因而能深层次地激发了干警们的工作动机,增强干警的责任感,使其不仅自觉提高各自的工作标准,而且愿意挖掘其潜能,发挥其天赋,能够更好的去为群众服务,为司法服务。

2、加大查处力度,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监督标准。我院在修订完善制度过程中,特别注重制度的规范化和透明性,以调动全庭干警参与监督的热情,强化了对制度的监督执行。凡是有制度的地方,都建立了相应的监督环节,给予监督人员充分的职权和保护,并规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有效防止了监督不到位、监督不敢为和监督不作为的现象。同时,还从外部环境入手,在自觉接受党委、人大监督之外,把特邀群众监督员和接待群众信访举报形成监督制度加以确定。另一方面,在修订完善制度过程中,针对出现的一些违纪事件苗头,马上着手查处,既防止了问题的蔓延扩大,也对全庭干警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3、提高制度预警作用。针对于我院制度中存在的漏洞,采取事前监督、预警减少制度缺失问题。院党组成员定期采取面对面的形式与干警们进行交谈,针对干警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商讨,并结合国家法律规定和相关制度规定进行重新修订我院制度,并且在修订之后,召集所有干警进行学习,争取能够将更全面的制度运用到平常的工作中,从而提高干警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为司法服务。

责任编辑:孙丽华    

文章出处:政工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