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制论坛

对虎林法院审理的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4-03-07 10:25:4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四)、(五)项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这在行政审判实践中俗称不作为案件。虎林法院自2008年至2013年共审理了11起此类案件,笔者通过对此类案件进行分析,供同仁借鉴。

一、数量增长,种类增多。

2008年以前虎林法院审理的行政诉讼案件中几乎没有原告起诉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而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自我权利保护的不断加强,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职范围的不断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履职的案件呈上升趋势,而且范围扩大,种类增多。仅虎林法院审理的10起要求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就有原告要求被告依法调整班车时间、要求依法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要求依法颁发土地使用证、要求依法办理房屋产权证照、要求依法办理房屋转移登记、要求依法颁发小水库使用证、要求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理等。涉及交通运输管理、医疗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登记管理、水利管理、治安行政管理等各方面,总结其特点是涉及行政许可占据绝大多数。

二、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原因。

1、行政机关对自己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明晰却借故推委。如,原告刘佳宾要求被告虎林市公路运输管理站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调整班车时间一案,因修路的原因,被告对原告经营的客车线路起发时间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并承诺在道路修好后恢复原来的发车时间。道路修好后,原告多次找到被告要求恢复原发车时间,被告以原告所属的佳木斯市运输公司与虎林市运输公司有协议为由,推托搪塞,不予恢复原告的原发车时间。为此,原告诉讼到法院。在法院审理过程中,被告与原告和解,原告撤回起诉。

2、行政机关在履行法定职责过程中释明职责不到位。如,原告刘益要求判令被告虎林市卫生局履行法定职责,依法换发原告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返还乡村医生资格证一案。原告是双腿致残的残疾人,于1980年取得乡村医生资格,并先后在穆棱及虎林市阿北乡新富村以乡村医生资质依法行医近40年。其中在新富村卫生所独立行医18年,深受村民的支持和爱戴。20074月,因原告向被告揭发虎林市阿北乡卫生院院长关春杰强行向原告卫生所推销高价伪劣药品一事,而触怒被告,因此,原告于200710月末到被告处审验、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被告以种种借口不给原告审验换证。2008年至今原告多次要求被告颁发相关证件均遭拒绝。原告认为,被告没有任何理由扣押原告的相关的证件,也没有任何理由不给原告办理换发相关证件。为此,要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虎林市卫生局履行法定职责,依法换发原告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返还乡村医生资格证。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告刘益要求换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被告虎林市卫生局颁发给阿北乡新富村卫生所的,性质是集体,并不是颁发给原告本人,故刘益不具备原告的主体资格。对于原告要求被告返还乡村医生资格证,因原告未向本院提供证据,证实被告扣押原告的乡村医生资格证,故驳回了原告起诉。

3、原告对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认识有误,导致权益得不到保护。

如,原告黑龙江省牡丹江水文局要求被告虎林市国土资源局履行法定职责,依法颁发土地使用证一案。1986310日经虎林县人民政府土地办公室批准,原告黑龙江牡丹江水文局下属单位东方红水文站因治理阿布沁河道,征用东方红镇河东村林地、沼泽地、荒地共637亩,后原告曾几次到被告处口头反映要求办理该地的相关手续,被告亦口头答复原告应按照规定提交办理该地证照所需材料,后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履行法定职责,依法为原告发放地籍证及相关手续,承担办理证照期间所发生的费用。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黑龙江省土地登记办法》第十条规定,申请土地登记,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文件和证明:(一)土地登记申请书;(二)法人和法人代表证明,个人身份证明或户籍证明,经过公正的境外企业、组织提供的身份证明;()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及图件;(四)宗地地价资料;(五)其他证明文件。原告未按上述规定向被告提出申请,只是口头申请,故不能认为被告的行为是不履行法定职责,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三、规范此类案件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院所审理的行政不作为案件,提以下建议。

  一、要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认识,强化依法履职能力。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言行是行政管理能力的表现,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对自己履行的职责有充分的认识,更要求对自己从事的业务熟悉精通,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行政管理的要求,才能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二、要加强行政诉讼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正确行使诉权。

要通过发放宣传单、流动宣传车、举办专题讲座,召开专题座谈会、公开庭审观摩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加大对行政诉讼法律、法规的宣传广度,通过大胆受理、审判一批行政诉讼案件,以案释法,力求以点带面,扩大行政审判的影响力。同时,要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依靠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优势,加强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形成诉讼与非诉讼、行政手段与司法手段的互相衔接和优势互补,在工作中宣传行政诉讼的法律法规。

责任编辑:孙丽华    

文章出处:行政审判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