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榜样是旗帜,
指引人们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工作中,榜样是方向,
带领大家奋勇拼搏,勇攀高峰;
生活中,榜样是标杆,
规范个人行为,共建和谐社会。
张淑梅,女,汉族,198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2004年参加法院工作,现任虎林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法官。曾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法院调解能手、全省法院办案标兵、鸡西市十佳政法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从事司法审判工作17年,始终奋战在审判第一线,始终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爱,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用“五个过硬”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公平公正审理上千件案件,以为民服务的赤诚情怀,全市党员的初心使命,让虎林辖区群众在她审理的每一起案件中真切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一、热爱法律,拼博奋进的“全能书记员”
张淑梅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法专业,在校园学习期间,凭借对法律专业有着浓烈的兴趣和爱好,接触现实案例,结合案例小试牛刀、初加试验,参加庭审观摩,见证律师的举证质证、庭审辩论,学习法官的有条不紊、公平从容。实现对法律由“兴趣”到“热爱”的转变,对于法律行业由“崇拜”到“梦想”的转变。2003 年毕业后,张淑梅选择不远离父母,坚守专业和梦想,在父母身边、留守家乡做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2004 年参加全省公务员考试,进入虎林法院工作,成为一名书记员,向心中的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做好手写庭审记录工作,她每天晚上七点准时打开电视,跟随新闻播报,练习速记,经过持续练习,掌握了记录的技巧,逐渐能够快速全面准确的记录庭审。书记员的工作, 量大事杂、不容出错,她一人需要负责三名审判员的辅助工作,记录归档、案件送达,事事需要处理,白加黑,五加二,甚至于孩子刚满月,就不得不上班,给孩子断母乳,改用奶粉。孩子稍大一点,只能把孩子送到农村的父母家。赶上不加班的周末,就赶紧回母亲家看女儿。5年的时间,张淑梅一人负责全庭40%的案件调查、庭审记录、整卷归档,年均参与案件300余件,卷宗700余份,高效的完成了书记员的任务,更为成为一名法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追逐梦想,乘风破浪的“拼命法官”
从幕后走向台前,身披法袍,敲响正义之锤的梦想是张淑梅前行的动力,她在紧张的工作中,挤时间、抢时间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专业素质,深夜苦读、清晨诵读,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她更加全身心的投人到法官的工作中。2016年,249名农民将土地转包给一家合作社种植青贮饲料。合作社因资金紧张,到了收割季节,没钱收期,欠看249名农民几十万元土地承包费,而农民担心一年的收人化为泡影,一边将合作社告上法庭,一边准备抢收农作物。原、被告双方在现场对峙,情绪非常激动,冲突一触即发,张淑梅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协调,与合议庭成员现场评议,及时制作了财产保全裁定,对被告合作社耕种的价值91万元青贮予以查封保全,村民情绪得到缓解。现场矛盾得到有效控制后,她又立即与乡、村两级领导协调沟通,组织双方核对了每一户的承包费数额。经过法庭调解,双方最终确定收割方案,并达成和解,随后立即组织干警连夜制作了249件案件的民事调解书。在审理这批集团案件中,张淑梅爱人被检查出甲状腺肿瘤,她宵衣旰食,夙兴夜寐,照料爱人,开庭审案,半个月的时间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8件。2020年11月末,张淑梅父亲高血压住院,因案件集中开庭审理,她只能在夜以继日的开庭审判把手头的案件审理完毕后,才抽出时间去照看父亲。那个月她办结案件226件,那一年年度结案637件,结案率97.4%,带领的杨岗法庭被鸡西市妇联授予“全市三八红旗集体”。从2017年开始,虎林法院受案数量激增,年均收案超过5000件,员额法官不足20人, 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院党组审时度势成立类案审判团队,张淑梅勇挑重担,不负使命,担任团队主审法官,带领团队3名辅助人员加班加点,2017年至2020年末,共审结案件2650件,其中2019年结案1001件,结案数在全省员额法官中排名第三。
三、善解纠纷,追求和谐的“柔情法官”
民事案件繁琐、细碎,大到金融借贷、小到家长里短。如果所有的案子都是依照程序一判了之,无疑能省却很多时间和麻烦,但也会不可避免地激化矛盾,为双方当事人留下隐患。做不到案结事了,就可能衍生新的案件、甚至刑事案件。基于这样的认识,尽管日常审判工作已经超出了负荷,但哪怕有一丝调解的希望,张淑梅都坚持必须调;哪怕有一个化解节分的契机,就必须坐下来谈,力求做到能调解的绝不审判、能和解的绝不裁决。在审理某小区业主起诉物业公司要求返还装修保证金的系列案件中,涉及该小区居民140余户,虽然这批案件审理起来并不复杂,但因为在解除物业服务合同时双方争议较大,业主强行将该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清出了小区,物业公司的账本等材料被业主委员会封在小区警卫室室内,物业公司对很多业主手中票据不予认可,经过张淑梅耐心细致地劝说,并组织双方到小区警卫室逐笔核对账目后,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全部案件调解结案,这批案件画上了圆满句号。还有一起赡养纠纷。由于老人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原来照服老人的小女儿,因工作原因搬离虎林市,而老人的另外两名子女都不同意把老人接到家中赡养。如果强行判决老人由某个子女赡养,势必造成双方矛盾激化。一向急性子的张淑梅,把审理的脚步慢了下来。在充分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村里、乡里以及当事人亲朋等一切力量, 轮番上阵,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亲情走近、误会消解。最终,大儿子将老人接回家中赡养,老人的养老问题圆满解决。
四、有胆有谋,逐梦前行的“初心法官”
法官的经历也需要胆量和气魄。2015年中秋节前夕,正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张淑梅却为了调解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不仅不能与家人团聚,而且还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事情发生在852农场,因被告未按期给付工程款,原告提起诉讼。根据被告要求,并征求原告意见,张淑梅组织双方到被告公司进行调解。但没想到的是,调解中,只因一言不合,就发生了争执。调解现场瞬间冲出20余人,动手打原告,张淑梅用身体护住了原告,他们又去抢法警手里的执法记录仪,法警冲出重围将执法记录仪送回到警车上,保住了被告等人违法行为的证据,然后他又冲回来,用手机继续录制,结果手机被被告抢走。危急时刻,张淑梅迅速报警,在警察赶到之前部分打人者已经逃离了现场。张淑梅与当地警方协调处理方案,整整一夜,在惊险和紧张的忙碌中度过,打人者最终也受到了法律严惩,双方也达成了和解。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人民的法官,张淑梅用行动践行初心,坚守初心,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面对生活辛酸,无所畏惧,抱定理想而奋斗,面对工作辛苦,没有怨言,兢兢业业的做事,在岗位上,在热爱的事业中,守望正义、践行宗旨,为新时代“法治梦”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