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播的法治大戏《底线》讲述了三代法院人投身法治建设,在一件件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司法案件中,坚守法治底线、传播公平正义的动人故事。相信剧中的案件和人物给电视机前的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精彩的剧情也吸引了不少虎林法院干警开启追剧模式,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观后感吧。

之前也看过反映公安工作题材的影视作品,看过反映检察战线工作的《人民的名义》,又看过反映国安工作的《暴风眼》,都很出彩,刚刚,我看了我们法院重磅推出的、最高法院指导、制作精良、实力派演员实力出演我们自己的好剧《底线》,更加出彩的是《底线》全方位、多视角将我们法院工作的酸甜苦辣呈现在老百姓面前,拉近了每一位观众与法院、与法官的距离,让每一名观众都能感受法院工作的酸甜苦辣,感受到法官的心路历程,让法官和老百姓都有共同的代入感,都是看了这集想下集,欲罢不能!真是一部好剧!为《底线》喝彩!
收看《底线》好剧之余,作为基层法院法官,我们更加体会《底线》所表现的深层次意义:《底线》聚焦法院,从民事案件到刑事案件、从“小案”到“大案”,从“老案”到“新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让观众们都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基层法官司法为民、守护底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深切传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我们法院人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收看《底线》,看到剧中被称为“方婶”的立案庭庭长方远以及他所带领的立案庭工作群体为法治所作出的努力,同为立案庭庭长的我,受到震撼,产生共鸣!我们立案诉讼服务部门,作为法院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第一道窗口”,一定要守好“三道底线”:
一、守好法律底线,严格执行“三个规定”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请您不要过问和干预案件办理、打探说情,否则将如实记录”这样一段“免开尊口”的提示,已经设定为我们法院干警的电话彩铃,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中办国办、中央政法委、“两高三部”出台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三个规定”要求,确保严格执法,要始终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从严治警,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守好为民底线,提高诉讼服务质量
公正司法是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坚强后盾。作为立案庭,我们要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立案庭既是群众表达诉求、开展诉讼活动的“第一站”,也是法院化解矛盾的“最前沿”,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和优化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工作新举措,多角度、多层面地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打好立案诉服组合拳”。要实现现场、自助、跨域、网上等多渠道立案,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对于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齐材料,切实推动“一次办结”,缴纳诉讼费做到线上与线下并举方便当事人,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形成以电子诉讼服务为核心,贯通大厅、热线、网络、移动端服务,“一网解纷、一网通办、一站通办”全流程业务诉讼的新模式。
三、守好温情底线,强化诉源治理
法律虽然是刚性的,但也充满着温度具有柔性的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与多元解纷主体的诉调对接、裁调对接,针对纠纷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矛盾类型多样化的特点,我们一定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依托本地社会治理网格,把法院多元化解纷机制建设融入虎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格局中,尤其要强化法院驻院调解员以及法院速裁法官的诉前调解工作,做到在调解过程中,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要广泛运用现场调解、网上调解和电话调解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诉前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在坚守司法与道德底线的同时,也尽可能地用自己的专业与热情,最大限度地体现法律的柔性,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让当事人都握手言和,都能“化干戈为玉帛”,为辖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我们法院人的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