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虽然不穿法袍,
但与法官一样端坐于法院的审判台之上,
他们被誉为法院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
他们运用对民风民俗熟知,
以及贴近百姓、了解群众想法的优势,
为审判事业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角。
2022年,周玉清在300余人的人选中脱颖而出,被选任为人民陪审员。她今年57岁,是虎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退休教师,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为人正直、善于学习,高度的责任感是她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养成的良好品质,工作认真负责是她对审判事业的深深热爱。真正做好人民陪审员工作,就要从头学起,除了积极参加人民陪审员培训学习外,了解陪审员的权利义务以及陪审工作基本原则要求,遵守陪审礼仪,保守审判秘密,遵守回避制度等等,还要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查法条、做笔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陪审能力。同时,还积极与法官沟通,详细查阅卷宗,了解案情,学习法律知识,观看法律节目,还经常与法院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切磋、学习审判经验。通过学习达到热爱陪审员工作。
当看到法官佩戴的法徽时,她会想到这不仅是法官的标志也是人民法院的标志,体现着人民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法徽上的那架天平深刻的喻义着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是审判工作原则,在参与的具体案件庭审时,更关注案件当事人在法律这架天平下的平衡情况,看庭审时法官如何抓住矛盾的焦点和关键展开审理,如何充分发挥合议庭全体成员的集体智慧和法官才能,法官如何对各类案件的性质、争议焦点、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和是非责任界限予以分析判断,对案件作出公正及时裁判。并在庭审中认真听取案情、记录要点、作出判断。对法庭审理过程中遗漏调查的问题或自己认为需要调査的问题告知庭审法官进行核实,当好法官助手,防止“陪而不审”。
第一次参加陪审,怀着紧张的心情坐在庄严的审判台上,看见被告人戴着手铐坐在被告席上,内心更感觉到工作的责任重大。老百姓理解“诈骗”就是被别人骗了,但是什么情形构成“诈骗罪”、多少数额构成犯罪?她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好笔记,同时,庭审过程中详细了解控辩双方的各执一词,判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人民陪审员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既要对法律负责,又要对当事人负责。她秉承公正司法的理念,认为法律是神圣的,人民陪审员工作是光荣的,为了这份荣誉必须努力学习,因为每一次参加庭审都是维护公平正义的践行,也深知法官的不易,工作的辛苦,天平的守护,不是简单的开庭审理,而是背后对法律的娴熟,对案情的摸底,对程序的把关。她要做一名合格合议庭成员,不断加强对法律业务知识学习,不断丰富审判实践经验,为法院的审判事业贡献力量。
两年参加的民事案件为执行异议之诉案件较多。那什么情形才符合执行异议之诉呢?她查阅法律规定,了解到执行异议之诉必须在执行过程中,即在执行程序开始后、针对执行标的的强制执行程序终结前提起;案外人、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经过执行异议审查的前置程序,即执行法院已经作出执行异议审查的裁定,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等等系列规定。同时,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应首先了解标的物权属情况,对所有权存在争议的标的物尽量避免购买或者出售,以免权属利益发生冲突时处于被动的尴尬局面。
庭审后,内心丰厚了法律知识,增加了对法律的理解。她不能当法律的无声者,而是要当一名法律的宣传者。将陪审中所学的法律知识和案例,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尤其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都讲出去,做好传声筒,让百姓知道诈骗的危害性和反诈骗的必要性;以及在生活中的法律行为要固定好相关的证据,以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免受其害。在法律宣传的同时,我也深知陪审员要保守审判秘密,不能泄露当事人隐私等,做到宣传有度,讲法有据。
无袍法官,使命在肩!周玉清同志用她的行动践行者人民陪审员的使命,为虎林法院的审判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