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董石山,虎林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宝东共同为珍宝岛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工作室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参观虎林市人民法院驻珍宝岛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工作室

座谈会现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判,不断提升环境资源审判质效,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纠纷化解的新需求,近日,虎林市人民法院在黑龙江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举行虎林法院驻珍宝岛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工作室揭牌仪式。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董石山,虎林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宝东及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环资审判庭、虎林市委政法委、珍宝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由虎林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淑梅主持,董石山、李宝东共同为珍宝岛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工作室揭牌。揭牌仪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虎林市人民法院驻珍宝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室并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李宝东主持,董石山首先就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珍宝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工作室的意义、人民法院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等进行了座谈发言,与会的各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坚持党的二十大确立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部署,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司法理念,以“零容忍”的态度共同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安全,是全体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司法机关共同的责任,各机关互相配合、各尽其职、信息共享,形成预防与保护、惩罚与教育并重机制,切实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历史责任,为珍宝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履职尽责。
黑龙江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4364公顷,处于三江平原东部,乌苏里江中游西侧,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保护区湿地面积2927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0%以上,2011年9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3年荣获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活动“美丽中国、魅力湿地”特别关注奖,被国内外专家定性为最具原始性、观赏性、复合性和代表性的沼泽生态系统。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容纳了三江平原地区所有的生物物种,其中包含大量濒危的稀有物种,有植物100科306属576种,动物39目94科361种,其中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11种,国家二级珍稀保护动物55种,是一个丰富的生物基因库。
生态环境资源工作室的成立旨在强化环境司法、执法协同治理功能,不断增强湿地保护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构建新型司法协作保护、修复机制。下一步,虎林法院将充分发挥工作室职能作用,继续坚守司法护航绿色发展的初心使命,畅通诉讼服务,依法、高效办理涉环境资源案件,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司法屏障,同时,以成立工作室为契机,广泛进行环境资源审判法治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保护实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