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青年法治教育,助力高校学子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近日,虎林市人民法院与共青团虎林市委员会联合组织2025年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来自省内外高校的8名学子走进法院,开启为期一个月的法治实践之旅。
一、见面会:青春集结,梦想起航
活动伊始,虎林法院团支部书记崔翔主持召开了见面会。对同学们“返家乡”投身实践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法院职能架构与实践安排,勉励大学生“将书本知识融入司法实践,在服务群众中彰显青年担当”,并对实践纪律与安全保密规范提出明确要求。崔翔强调,此次实践是了解基层法治运行、锤炼实践能力的宝贵契机,勉励同学们珍惜机会,深入观察思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为家乡法治宣传与社会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二、开放日:司法“零距离”初体验
活动特别安排了“公众开放日”环节,在法院干警引导下,同学们有序参观了法警安检区域、诉讼服务中心、数字化法庭、法治文化长廊等场所。高效便捷诉讼服务和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让他们真切体会司法为民的温度;庄严的审判庭内,触摸法徽、坐上法椅,模拟庭审流程,法律的权威与神圣感油然而生,每一处参观点,都是法治信仰的生动课堂。
三、践行者:普法一线绽放青春光芒
实践团队迅速投入基层法治宣传。8名大学生化身“普法志愿者”,走进社区、走上街头。他们积极向过往群众发放精心准备的宪法、民法典、防范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等法治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面对群众的咨询,同学们将在校所学与实践观察相结合,耐心解答,展现了良好的法律素养和青年担当。这场生动的“法治公开课”,不仅提升了居民法律意识,也让大学生们在服务奉献中深化了对法律实践价值的理解。

四、心感悟:知行相长,筑梦未来启新思

哈尔滨师范大学 刘珊珊
在法院执行局实习的这段时间,让我对司法程序的“最后一公里”有了深刻认识。执行工作既要坚守法律底线,又需灵活化解矛盾。跟着法官处理案件时,看到他们耐心调解双方分歧、奔波查找财产线索,让我懂得,司法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承载着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更踏实学好专业知识,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云南大学 黄舒悦
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法律职业不仅要求理论功底,更需要灵活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段实习经历让我对法院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法律职业的决心。未来,我将以更务实的态度提升专业能力,努力在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之间架起桥梁,彰显青春力量。
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 张宇轩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了解了法院基本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在前辈们的身上,看见了责任、热情与信仰的交汇。他们的敬业精神、服务态度、专业能力,是新时代法院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这是一段短暂却充盈的旅程,更是一段让我铭记终生的成长时光。未来无论我身在何方,从事何种职业,这段在法院的经历都将成为我心中最坚实的精神坐标。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为社会奉献的事业,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法律青年。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姜琳媚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也曾觉得法律遥远,不妨走进家乡的法院或调解中心。在那里,你会看见——法律不是纸上的教条,而是护佑平凡的盾牌;正义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农民攥在手里的工资、受害者翘首以盼的结果。我们的专业学习,终将在服务家乡中找到落点。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虎林法院深化院校合作、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团市委服务青年成长、引导优秀青年人才返乡的重要举措。活动通过组织化引领、沉浸式体验、实践性锻炼,有效拓展了青年学子的视野,激发了其建设法治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未来,虎林法院与团市委将持续深化合作,不断完善实践机制,拓展平台,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了解家乡法治建设、投身家乡法治事业,为虎林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青春力量,共同书写法治护航家乡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