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夏日清晨,太阳虽是暖融融的,空气中却也流淌着微凉。6点30分,虎林法院立案庭干警刘立军、徐晨娟已经在为预约立案的古稀老人张大娘上门立案的路上。早晨7:50,诉讼服务中心人头攒动。刘立军和徐晨娟微笑着指导来访群众如何登记立案。这温暖的笑容背后,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了不耽误白天的立案工作,大清早便经历了将近1个小时的路途跋涉。
这仅仅是虎林法院司法为民的一个缩影。虎林法院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司法工作的满意度,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赞同和赞扬。
此呼彼应,心暖融融
“不论怎么说,老人终究是你母亲,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抚养成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上午9点20分,在虎林法院调解室中,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在对一起赡养案件进行调解。陪审员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法官则态度诚恳地释明法理。陪审员与法官彼倡此和,配合默契,当事人的态度渐渐缓和,看向老母亲的眼神中也不禁多了浓浓的愧疚。
在民事审判二庭,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正在公开开庭审理。审判台上除了法官,还有来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人民陪审员王传福。庭审中,陪审员不时地就案件事实向当事人发问,帮助法官理出了疑难问题的脉络。法官高孝鹏说,“该案件涉及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处理经验是法官凭借法律知识难以准确判断的,于是我们邀请了“专家型”人民陪审员来参审此案。”
彼此呼应,心暖融融。正是虎林法院法官与人民陪审员配合默契的真实写照。目前,虎林法院仍在积极探索与人民陪审员的合作模式,力求早日实现人民陪审员从专一角色到多元化角色的转变。
诚“接地气”,涨了人气
因起诉被驳回,马老汉心里很不服气。一听说虎林法院有院长接待日,就第一时间跑来了,誓要和法院院长好好地说道说道。“大爷,先口喝水歇歇,大热的天您大老远跑来,真是受累了。您有什么话坐下来慢慢说。”沙院长的话语如一股凉泉抚平了马老汉暴躁的心情。经过沙院长耐心的释法明理,马老汉终于解开了心里的大疙瘩,明白了是因为自己提供的证据不足,导致法官无法查明事实,所以才被驳回了诉讼请求。
下午2点整,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就好像燃烧起来了一样。但这样的高温丝毫不影响47名村民旁听庭审的热情。一场巡回审判正在富国村进行着。“今天公开审理王某诉李某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纠纷一案,到现场开庭是为了以案说法,经过我们的调解双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达到了让百姓受教育,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和谐的目的。”杨岗法庭庭长任伟伟说。前来旁听的村民不仅亲身经历了一场庭审,而且从法官劝解当事人的话语中联想到了自身,感觉受益匪浅。都为这次巡回审判拍手叫好。引导双方互谅互让,着眼长远,求同存异
为了让来访群众顺利立案,虎林法院把导诉台设置在便民诉讼服务中心的入口处;为了方便当事人立案,虎林法院积极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微信立案等立案方式,让立案不再受到时间、天气、地域等条件的限制;为了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进度,虎林法院设置了案件查询机,凭借身份证和案件号,便能将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一手掌握;为了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平,虎林法院还为当事人发放廉政监督卡,从2014年发放此卡至今,已收集当事人意见建议200余条。
虎林法院司法为民的工作不仅体现在法庭内,还延伸到了法庭外:上门立案、假日审判、向群众发放便民联络卡、设置普法答疑室、在辖区4个人民法庭设置便民服务室……虎林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全力打造一体化便民服务网络,将“一心为民”和“司法公开”理念践行到最基层,让老百姓心暖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