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文体生活

散文:父亲 母亲

  发布时间:2012-11-12 13:57:04



 

    父亲与母亲结婚快五十年了,可惜母亲没有等到她的金婚.
    父母的婚姻算是自由恋爱,一直是我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和理解的榜样。父亲比母亲大八岁,共同点很多:都是穷苦人出身,都是老师,都很正直善良。父亲年轻时候个子不高,和年轻漂亮的母亲比起来,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我曾问过母亲,当时为什么选择了父亲?母亲回答说:你爸说,肯定会对我好的。父亲实践了他的诺言,和母亲共同生活了四十九年,生育了四个子女,虽然都没啥大出息,但都遗传了父母的基因,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上,都真诚而朴实。可惜由于哥哥的早逝,母亲痛彻心肺。总是默默流泪,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儿子会先她而去,这个意外完全打垮了她的坚强的意志。
    在我的印象里,父母的感情很好,几乎没有吵过架。母亲热情而专断。父亲内向而倔强。他们的性格互相弥补,大多数问题上,母亲总是独断专行,而父亲总是顺从母亲的意愿。在家里,母亲似乎也只扮演着半个父亲的角色。父亲身体不大好,母亲总是包揽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活。小到洗洗涮涮,大到盖煤厦子,搭鸡窝,母亲都是亲力亲为。冬天拉煤,劈柴,春天挖地种菜,都是母亲带领我们四个孩子干。过年的采购年货到煎炒烹炸,都是母亲亲力亲为。在家里,在我们的眼里,母亲好象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永远不知疲倦,有时候半夜醒来,母亲还在洗着大盆的衣物。现在想起来,母亲;家庭工作两不误,同时也在透支着自己的健康。
    母亲当了三十多年人民教师,工作努力勤恳,一直都是学生们热爱的好老师。年年的先进和模范,退休后,家里的奖状差不多装了一个麻袋。教过的很多学生毕业工作后,依然把老师放在心中,所以一提起她的学生,某某人如何如何,母亲总是面带骄傲,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与辛苦。这些成果的取得真的不是沽名钓誉,而是费尽了无数的精力和辛苦。我们几个小时候生病了,她都不请假,吃过药后,把我们锁在家里,在她眼里,工作再小也是大事,家里事再大也是小事。姐姐们常抱怨她,为了学生都顾不上家里孩子的学习。这点我是站在姐姐的一边,因为从小学到中学毕业,她也只参加过一次我的家长会。对待学生,她有无限的耐心和包容,而对于自己的孩子,却少了宽容和理解。教育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所以我们姐妹长大后,坚决不把老师当做自己的职业。只是她把对教师工作的无比热爱又渗透到我们姐妹的婚姻中。在她的眼中,教师工作是神圣而伟大的,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我们,不容商量和反驳。我内心里对老师是反感而排斥的。我尊重母亲,但丝毫不喜欢她的工作,我认为是她的学生夺走了母亲对我们关心和爱护。我至今仍记得我小时候发着高烧,她骑车带着我到学生家家访。我烧得迷迷糊糊,她却给我穿了件厚衣物,也没想到要休息半天。自己有孩子以前,我对她是存在着抱怨的心理的。一直认为她独断专行,工作至上,虽然也弱弱的反抗过,但基本没有啥效果。现在自己有了孩子,理解了一些她的作法。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她热爱着她的工作。所以工作起来充满着热情。人还是需要一些信仰和追求的。母亲退休后,身体每况愈下。各种疾病侵袭而来,兄长的辞世更加重了病情。但她一直是坚强的,有病也是能抗就抗,不愿意给孩子们增加负担。到后来,实在没有力气,在床上大小便的时候,也总是充满了内疚和自责,认为给儿女增加了负担。我伺候的那天,她精神状态特别好,我们聊了很多,我因为晚上没有睡好,白天显得困倦,听话也有一搭无一搭,后来才知道那是回光返照。看着母亲痛苦的呼吸,我真的是毫无办法,我一直自欺的认为,母亲一定会挺过这一关的。再坚强的人也有软弱的时候。看着年迈的父亲坐在逝去的母亲的床头老泪纵横,我痛苦得好似要昏过去。但却无能为力。
    在这个世界上,面对生死,我们真是无能为力。没有经历过生死,不知道父母亲对我们的重要。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切肤之痛啊。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