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苑文化 -> 文体生活

散文:感悟门当户对

  发布时间:2012-11-13 13:36:29



    小时候看戏,见媒婆说媒,父母挑媳妇选女婿,总要讲究门当户对,也都因为父母要门当户对而拆散了很多美好姻缘,湮没了很多真挚的爱情,从而衍生了不少有缘无份的悲剧。所以,生活中,在人家结亲的时候,听到门户相对的话,只知道是个很反面的条件,其实并不明所以。

    到了忍不住能够懂得一点爱情的时候,最不能听的话,就是选对象要门当户对,仿佛觉得一旦门第落差就会毁灭了神圣的爱情。在当初那颗懵懂的“芳心”下,却叛逆遂生,暗自咬牙要找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婆家,看自己能闯出怎样的一番幸福的光景。

    到了30岁的时候,渐渐经历了很多观念差别带来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说不清楚又到不明白的委屈,才似乎顿悟,所谓的门当户对并非全无道理,不只是世俗的偏见。

    话不古,千年流传,道理自现。40岁的时候,该又有一番见解。身为父母,见惯了婚姻路上的风雨坎坷,誓死捍卫着门当户对的婚姻门槛,该是一种对未来子女幸福的期盼寄托与生活艰辛善变的忧虑焦灼吧?

爱情是激情,来的时候,可以毫无理由,可以不顾一切。可以排山倒海。可以舍弃一切,甚至生命。日子是流水。任何一点小小的障碍,都可以阻挡水流的速度和力量,不是所有的流水都能够奔到大海的。

    认得天分,在成长中和环境比起来,究竟谁的力量更大,至今没有定论。但生长的环境,几乎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即所谓的文化差异。而门和户,就是一个人在出生时无法选择的环境。古代叫做豪门和蓬户,今天叫做都市和乡村,或者其他。一方的水土养育的一方人,自由自己的特色,甚至终生难以改变,所以才会有“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古诗,才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老话。

    蓬户和豪门的人重组家庭,必要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方式。豪门到蓬户的落差,蓬户至豪门的提升,并不是平凡人一下子都能够适应的。演变成实实在在的婚姻,才会激发出些许变态的自尊,保持了许多不合时宜的高傲,爱情故事,无论古代现代,总是绚丽多彩,足以交人心醉神迷。而婚姻生活,却实实在在,充满着无法预知的矛盾和纠结。门与户,不是非此即彼,更多的也许还是非此更非彼,怎又是简单的对或者错能够阐释?于是,婚姻变了围城,流水的日子改了道甚至断了流,上演了无数的人生悲喜剧。

    生活,是平凡的日子组成的,不是戏剧里那样一年甚至一辈子可以浓缩为一天。真的选择了冲破门户之别,就不仅要有生活的勇气,还要有生活的毅力。不要被流水的日子磨破了岁月,忘记了当初自发的目的。几曾见,古代反对门当户对的戏剧,都是演到拜了天地就结束。以后的日子,只有当事的人自己试了才知道。

    自然,也有出类拔萃的人,能够超越时空,创造出一番新的景象。效仿卓文君当垆卖酒,学西施范蠡终老西湖,传唱出千古佳话。

    但敢问新的要突破门户之见的有为青年,除了一腔豪情之外,又有多少可行的计划和方略?仅有一腔热血,到最后冷了的,也是一腔热血。所以,已经冲破了门户之见,辛苦走在

    一起的伉俪,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和遭遇都要珍惜那来之不易的爱情,时时念起当初的豪情壮志,想到对方都要怎样艰难的突破自己,坚持自己的选择,千万不要把自己弄到万念俱灰,给自己,也给对方一点时间,说不定。自己就能创造奇迹。

    愿两情相悦者冲破门户观念,相扶互携开启幸福心程,在绮丽的画卷上镌刻“千里共婵娟”的幸福和美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