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无悔的选择 不懈的追求

——记虎林市人民法院“优秀书记员”杜志芳

  发布时间:2013-03-15 16:52:39


 


  杜志芳,女,1983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被虎林市人民法院录用。参加工作以来,杜志芳先后在民一庭和民二庭担任书记员及内勤的工作。五年来,她始终怀着对审判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实践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她坚持大局意识,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得到领导和全体干警的高度评价,2013年被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优秀书记员”称号。

  一、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

  杜志芳同志坚持从自身思想政治建设抓起,讲政治、讲正气,自觉参加院里组织的各项思想教育学习活动,切实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时始终以《法官职业道德准则》的标准要求自己。

  她把一首诗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始终牢牢铭记于心“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她说:“现实的社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但是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必须要保持一颗公平、公正、不贪、不占的心。你稍有私心,天平就会倾斜,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破坏了法官队伍整体的形象!”她说“党和人民赋予了我们权利,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大错往往是从小节开始铸成的,只有防微杜渐,才能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有一次,原告刘某敲开了她办公室的门。“你好,有什么事吗?”杜志芳像往常一样微笑着接待他。刘某四下看看无人,拉开她抽屉,扔进她抽屉里一卷东西。“小杜同志,我最近要去南方做生意,拜托你快点送达,我最迟能等一个月,否则就会有很大损失。”杜志芳拉开抽屉,卷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一卷百元钞票!她立刻收起了笑容,严肃的对刘某说:“你有实际困难可以和我们说,我会想办法尽量帮你解决。但是被告有权利要求一个月的举证期,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和被告商量往前排期,但是如果实在不行,你只能提前委托代理人了,法院是严肃的地方,你这样不是让我犯错误吗,赶紧把东西拿走!”刘某听杜志芳这样说,觉得有些出乎意料,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杜志芳知道他心里没有底,接着对他说:“我答应了帮你尽量尽快安排开庭就一定会尽力去做的,这样,你把电话留下,如果有进展我第一时间通知你,如果你不愿意委托代理人,到时候我联系你看看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如果审限允许,开庭时间稍微延后一些你看好么?”刘某看到杜志芳真诚而严谨的态度,不禁打消了送礼的念头,只好按照她的意见留下了电话号码。参加工作以来,杜志芳无数次拒绝了当事人的吃请和送礼,从未发生过一起违法违纪事件,她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一名司法工作者应具备的德行和尊严。
  二、默默付出甘奉献,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有,也就是责任心。“爱民”不是一句口号,应该切切实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想方设法为当事人减负。

  在法院工作,面对的当事人来自各行各业,文化、素质也各有不同。但是,杜志芳对待每一位到来的当事人都保持态度热情、语言文明,“微笑”是她的标志性表情,“你好”是她的标志性话语;书记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很琐碎而严谨,工作中一旦有些细节差错、遗漏,有可能整个案件都无法继续正常开展。为了防止疏忽和节省办案经费,她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把每天要做的工作都记在上面,并且进行梳理总结,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工作审限紧、任务重,顶风冒雨去送达是家常便饭,可是五年来,她经手送达的案件没有一起超审限;有时,遇到当事人突发疾病无法亲自来法院办理委托事宜,她就亲自去当事人的家中,让当事人感动不已,连连说“没想到咱们法官还能亲自上门来!”;在电话通知送达过程中,她都把细节说的非常清楚,如需要当事人携带身份证、结婚证、委托手续等,如什么时间到哪里找她,避免当事人白来一趟或还得再来一趟。她说“我多说几句,就可能让当事人可能少耽误半天功夫!

  参加工作以来,她还一直担任民二庭内勤的工作,承揽了民二庭大部分的日常性工作事务,包括案件登记、月报表、数据统计、报送材料、电子扫描、电子上传、卷宗归档、日常财务支出、庭内采买等。每月一次的报表工作,有时工作内时间完不成,她就带到家里做。要等孩子睡着后,往往已经八九点钟,这时她才能继续工作;在繁重的工作中,她还抽时间撰写了大量的调研文章和法制宣传,发表过国家级的法制宣传,省级调研文章三十余篇。去年,她又成为了法院期刊的通讯员,积极报导民二庭的工作,为宣传法院工作、巩固宣传阵地提供了大量优秀文章。

  她在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记录的笔录工整、详实、全面、准确,为审判工作提供了一手详实可靠的笔录材料;她工作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案件审理完毕,务必第一时间完成装订、扫描,并在年底及时归档,保证了卷宗的数量和质量;她工作认真细致,卷宗、收案本、上诉案件登记本、归档目录、借卷登记薄都登记的井井有条,领导、同事、当事人来调取材料她都能第一时间准确的找出;她性格坚韧而稳重,作为一名典型的八零后,从她身上看不出任何的娇气与稚气。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一次下乡送达中,被一个女当事人强行拖住,不让离开。她没有胆怯害怕,也没有和对方起冲突,及时和领导联系、汇报情况,待自己同事赶到后才安全离开。经历这件事后,她没有退缩,只是半开着玩笑说“原来干咱们这行,还有生命危险呢!”通过这件事她知道了干书记员这行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

  因为有些当事人不好联络,送达工作无法在白天工作时间进行,只能起早或贪黑去当事人家中送达。因为家中孩子小,还在上幼儿园,老公工作忙更是经常加班加点顾不上家,因此四岁的小女儿已经习惯了天黑陪妈妈去送达的差事。2012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晚上,杜志芳和女儿在家中正在准备晚饭,锅里正炖着鱼。这时手机响了,原来是一个原告打来的,她没有犹豫接起了电话:“喂,是小杜同志吗?被告***在家呢,我就在他家楼下,刚看到他上楼,你们赶快来吧,一会我怕他再走了!”杜志芳连忙联系了司机同事,又赶忙将电磁炉定了时,给女儿穿戴好衣服。“妈妈,又要去送达啊?”“是呀,你愿不愿意陪妈妈去?”“我饿了,我想先吃饭!”“女儿乖,一会就回来了,你要听话。”待从被告家里出来后,原告看到孩子冻的小脸通红,感激又愧疚的说“多亏你们来的及时,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还没吃饭吧,咱们领着孩子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杜志芳回答说“不用客气,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了。只要送达完,案子就可以顺利往后进行,你也可以松一口气了。”她不顾原告的一再劝说,领着女儿钻进了法院的车中。回到家里,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鱼早已经糊了、凉了。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吃着,她心里觉得对女儿有深深的愧疚。

  因为案多人少,她还主动协助法官在送达过程中参与审判调解工作。她通过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运用灵活的调解方式,抓住矛盾重点,动之情晓之理,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形象,调解了多起矛盾纠纷。如在去年的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原告曲某因找不到被告债务人钱某,一时气愤不已,来到法院起诉,要求去找钱某的父亲算账,曲某带领着她和同事司机一行人来到几十里地外的大王家村。原告一见到钱某的父亲,顿时气愤不已、又哭又闹,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杜志芳连忙把原告叫出去,一方面给原告讲道理加以劝解,一方面和钱某的父亲说明了来意并简单介绍了案情经过。待双方情绪都稳定下来,杜志芳才将当事人叫到一起,像唠家常一样和双方谈了近一个小时,老人家讲到儿子的伤心处时已是老泪纵横。他说:“我养了这样一个不孝儿,给你们带来麻烦了!我昨天刚卖粮卖了一万块钱,小曲你先把这钱拿着,其余的我尽量凑,等凑齐了就还给你!”。原告看到此番此景,也激动的掉下眼泪,说:“大爷,我也不想把这事弄到法院来,可是你儿子不露面,我也实在没办法!今天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您这么大岁数,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相信你,这案子我就先撤了吧!”看到双方干戈化玉帛,杜志芳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心里更是为自己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而自豪!正是由于她把“爱岗敬业”当作自己的工作理念,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工作宗旨,所以她才能把单位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同事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努力化解群众矛盾,默默奉献不计得失。

  杜志芳同志在五年工作期间共参与庭审记录1000余次、装订卷宗1200余册,办案社会效果好,无一超审限和涉诉上访案件,呈现办案数量多、质量高、审限短、效果好、裁判文书质量高的特点,得到了院领导和同事一致好评。

  三、坚持学习,不断充实提升自己

  杜志芳的第一学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而在法院工作不懂法律根本行不通。意识到自身的差距,无论工作多忙,只要一有时间,她就钻研法律书籍,看法律报纸,将有用的文章案例小心裁剪下来装订成册,认真研究法律知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通过艰苦努力,她逐渐从一个非法律专业人员成为一个具有法律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法官,她说:我的下一个目标是通过司法考试,为了这个目标,我还要努力再努力!

  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无闻的付出奉献!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只有孜孜不倦的努力追求!只有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留下那一串串坚定的、温暖的脚印!她就是那一朵在基层司法战线上默默绽放的巾帼之花,她用辛勤和汗水铸就法律的天平,把一生奉献给所钟爱的事业,无怨无悔!





关闭窗口